淡江大橋主橋段今年3月開工,立法委員呂孫綾今天赴淡江大橋第三標主橋段工程現場,對於實際進度1.01%超前預計進度0.52%表達感謝。
並提醒應及早規劃通車後周邊交通建設。呂孫綾也關心在八里端工程範圍所發現的砲框舍狀況,也要求施工單位與新北市文化局密切配合,先行規劃3D測繪掃描及擬定異地重置計畫,再報請新北市文化局協調審查,希望中央、地方、工程、文資能取得多贏局面。
呂孫綾說,日前施工單位在八里端工程範圍所發現的砲框舍遺跡,希望施工單位與新北市文化局密切配合,先行規劃3D測繪掃描及擬定異地重置計畫,再報請文化局協調審查。
新北市文化局則回應,施工單位需事先進行3D測繪掃描後,擬定砲框舍異地重置計畫後提送文化局處理,後續將協助相關審查事宜。
公路總局在報告中說明,極限載重試驗基樁5支已經在8月14日已全數完成,預定9月15日開始加載作業。而挖子尾街以北工區兩側圍籬架設完成。其中土石方作業也配合紅火蟻防治措施同步進行。
淡江大橋第三標主橋段工程歷經7次流標,修正計畫終於在去年11月14日獲行政院核定,同意增加經費57.64億元,總預算124.94億元,工期68個月,並於今年3月14日由蔡英文總統主持動土典禮,預計2024年完工。
呂孫綾表示,淡江大橋完工後,可縮短淡水、八里通勤距離,不須繞行關渡大橋,減少15公里路程,節省25分鐘車程;也預留八里輕軌所需空間,改善淡海新市鎮聯外交通、減少台2線竹圍路段及關渡大橋30%交通量,帶動地方發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